昨天我们报道了普通观众对本次展览的观后感和部分留言,大家反应迅速,积极转发,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反响。今天我们从专业的角度,听听学术主持石良老师、参展艺术家叶其青、蔡景东、宋明筱他们四位对本次展览的看法和感言。同时我们非常欢迎关注本次展览的各界人士、无论你是艺术圈里还是圈外,都可以畅所欲言,只要您愿意发表您的看法,我们就会把您的意见、建议,甚至是批评,在追踪报道里逐一报道。
艺术水立方书画大展与中国创新艺术家提名展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在这四年里,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社会的变化会促成艺术发展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艺术工作者对生活与艺术不懈的追求与努力。
大家都知道全国有各种不同方式的艺术活动,有官方的、非官方的,主流的、非主流的,我们之所以坚持做这样的一个活动,不是要锦上添花,更不是要画蛇添足,而是要在当下的文化里视野里,通过对现象的研究得出判断,理出脉络,找出方向,是有其针对性发出的声音。在秉承尊重传统的文化价值,注重鲜活的,富有时代性、创造性及艺术个性艺术实践的理念下,这一届的提名展则越来越贴近艺术,越来越尊重文化艺术的品格,更加接地气,去噪气,注重实际,不求热闹但求本质。本届提名展侧重对老一辈功成名就的老艺术家,从终生艺术成就的角度,对他们的艺术贡献表示敬意并以此垂范后世。同时对当下积极活跃的中年艺术家的艺术活动予以高度肯定,他们是艺术文化活动中的主力军。最重要的是本届提名展加大了对青年艺术家,特别是青年艺术家群体对艺术追求的方向,艺术标准的取向和文化价值观予以极大的关注,在做深入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其中有代表性、典型性、积极性的范例予以肯定,以期鼓励青年艺术家尊重客观现实,尊重艺术规律,尊重文化价值,尊重自我个性,从内心出发,从中国现实出发,从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中汲取能量,营养,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式,用生命的激情与艺术追求的挚烈,追慕人生与艺术之梦,青年是世界的未来,关注青年就是关注未来,对他们的培养,关心,理解,引导,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在这一点上应该有文化的战略思考与识见!
最后祝本届艺术水立方书画大展中国创新艺术家提名展圆满成功!
我因偶感风寒,身体不适,不能亲临现场祝贺,深表歉意!
学术主持 石良
我是叶其青,来自广东佛山顺德,是远离“中心”、身处基层的“草根”美术作者。今天,我为我能连续两届获得“提名”,有机会与前辈大师以及青年才俊、精英同堂会展交流,向大家学习,而感到荣幸!
这两次参展,至少给予我三点感悟:一就是艺术上的“新”与“旧”,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不可割裂的;二是艺术的“创新”是不受时空、地域、地位等因素限制的;三是不要刻意地为“创新”而创新,坚持做好你自己,“新”或许就在其中。
为此,我得再次向主办方表示衷心的谢意!
参展艺术家 叶其青
去水立方看艺术展览,听起来似乎不是很搭调,貌似在一个喧闹的场合来欣赏安静的作品总是不妥,然而,那是固有的思维方式,打破常规本就属于创新,这不,第四屇中国创新艺术家提名展就在这里如期举办了。
“创新”应是本次大展的关键词,也是展览主办方倡导的主题。艺术创新似乎易以理解却难以说得很具体,它应涵盖观念、方式、手段种种,还得有实践的勇气,它没有时间前后,只有节点,凡是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知道创新的不易及其重要性,特别是在当前语境中,用行外人的话说:“你们画画的人怎么这么多,都是从哪来的!”从业者多了是喜事,至少说明一点,喜欢艺术愿意了解艺术的人也跟着多了。但现实是,大部分人喜欢跟风,缺乏独立创造意识,反溃到作品上便是流于平庸而无生气,泛泛然而“为赋新词强说愁”,基本与艺术无关。疏理脉络史记,绘画艺术的本质是什么:是法国拉斯科洞窟的狩猎者愿望的寄托,或是罗马柱上信仰神话的承载,还是宋元文人骚客的精神回归?我想每一个时期的伟大作品都有其伟大性的存在,因为透过作品本身,后人可以了解前事。那么现在呢,我们在这领域该如何表达才能真正的反映时代精神,呈现当下生态,让后人也能从作品中读到信息,我想这是当代艺术家应该要思考的方向和前提,也是其作品是否有意义的关键。形式只是手段,内容才是目的,作品一味的尾随传统或是迎合市场便无新意可谈,本次展览各方合力建立了艺术的价值导向,可见其良苦用心。
本次展览给年轻的从事艺术工作的勇敢者构建了一个发声交流的平台,而且将平台放置在一处看似无关的所在,大张旗鼓,但是这种尝试是值得的,从展览现场反馈就能证明这一点。此次参展的艺术家有老中青三代人(老一辈的艺术家都是国内备受尊崇的师长,中年艺术家们也是硕果累累,剩下的都是青年才俊),年龄跨度大,展览展出的都是他们各个时期的力作,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真是视觉的盛宴。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在这样一个隐约还冒着热气的场馆中,让艺术作品脱下高贵的晚礼服,穿上牛仔裤融入大众之中,也是“扎根于人民,扎根于生活”最真实的体现。正如学术主持石良先生所言:“这个展览意义在于艺术的专业性,更在于展览的社会性和公共性。”
我作为有幸成为众多创新提名者中的一位基层画者,在这里谢谢学术主持人的推介,谢谢策展方和平台构建者。让作品有所表达并深入人心,是每一位艺术家的不能忘却的创作诚意。希望本次展览能完美收工,也期待能有更多这样接地气的平台让更多的平民艺术家展示他们的作品。
参展艺术家 蔡景东
好紧张,因为我没有准备。但是我很荣幸今天可以站在这里。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有机会在这样一场隆重的艺术盛会上发言。我回忆了一下之前参加过的开幕式以及刚才前辈的精彩讲话,我想,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都是感谢。所以,首先,我谨代表参加本次展览的青年艺术家向关心关怀我们下一代下下一代的艺术前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
让我代表艺术家发言,其实我根本代表不了,我若能代表也是极少一部分,甚至说我只能代表我自己,因为艺术工作者大多时候是独善其身,自娱自乐的状态。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就可以看到:每位艺术家都有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这种自我精神的气质不是求来的孤独,也不是偷偷摸摸模仿来的风格,更不是精心安排的姿态,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与创作者共体为一。所以我想,在场的艺术家也大概都是这样吧:时常是在艺术和生活中迷茫地寻找着自我,说的好听的呢,就是在自我中完成自我。
然而,有一天,我接到电话,正是本次展览的邀请,我非常高兴,仿佛从自我小小的梦境中忽然被一声来自外面大世界的声音所唤醒。而最重要的是:这次“呼唤”(展览)中有名家大师的引领,有艺术界中坚力量的前辈联袂,还有与我同龄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共进。我想通过参加这次展览,我可以学到我在学院学习时学不到的,我可以完成我在自我完成中完成不了的。而大家通过这次艺术的饕餮盛宴不仅可以看到文宗的修养,中国绘画的精神,当代艺术界保有的那份孤傲的执着,还有,我们青年一代对艺术的那颗赤子之心……。
我想,艺术没准儿就是这样:它不是多费劲或者想怎样,也不是你有多大的胆量,不是谁比谁会混才更有胜算,也不是谁比谁更有经验,去复制成功的模版。而是,我们大家在一起,共同的,对自身和生命的一次毫无准备的打量和体悟。当然也不是我们非得牵过“艺术的手”,而是我们在创造它的时候,我们的双手在颤抖。
谢谢!
参展艺术家 宋明筱
号 外
这位叫张邦彦的老先生来自甘肃兰州,2008年从甘肃省文史馆退休,酷爱书画。老先生说他已经连续三年来北京看水立方的书画大展了。虽然每次都是偶然来,但却都能遇上这个展览,老人觉得这是难得的缘分。他说这里展览的作品是在兰州看不到的,希望这样高规格、高水平的展览和作品能在兰州展出。最后老人在留言册上写下了“书法、绘画是中华民族的宝藏,应当发扬光大”!
转自:E美术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